首页

艾彩女王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6 02:19:06 作者:向绿而行 2025年“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启幕 浏览量:76536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夏泳。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马佳欣)“‘5G+北斗’的发展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规模整体较小,在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应用场景的融合拓展、生态培育壮大等方面还需要发力推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夏泳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推动规模应用,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5G赋能作用不断凸显。随着北京、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政策,鼓励北斗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5G+北斗”规模应用的基础已经具备。

  “北斗与5G的‘强强联手’可以相互赋能。”夏泳称,5G网络布局可为北斗地基增强站建设提供有力支撑,“5G+北斗”覆盖可以有效解决室内定位以及室外遮挡导致的卫星信号缺失问题,满足复杂地形的定位需求;“5G+北斗”结合无人机等新技术,将形成“空天地”一体服务能力,具有融网络、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优势。

  如何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夏泳建议,可以将“5G+北斗”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区域规划和产业规划;针对隧道、高楼、山区等复杂地形,面向交通运输、城市治理、精准农业等重点行业,加强“5G+北斗”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完善“5G+北斗”的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大部分行业‘5G+北斗’应用仍处于‘样板间’打造的起步阶段,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车载系统。”夏泳认为,需要引导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大众消费、农业农村、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把“5G+北斗”应用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在智慧交通、社会治理、应急抢险、自然资源等政府主导领域,带头打造一批“5G+北斗”的典型应用;推进“5G+北斗”赋能无人机应用,发展低空经济,促进线路巡检、消防抢险、安全应急等应用场景落地。

  “还需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夏泳建议,一是积极发展行业专用设备,加快提升北斗终端渗透率,推动终端设备向“5G+北斗”融合升级,支持测绘、应急通信、无人监测等专用终端产品研制与普及。二是加快培育运营服务领域市场主体,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优势产品服务,强化创新企业孵化培育。三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卫星导航、卫星通信产业与信息通信业的龙头企业“强强联手”,支持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5G+北斗”战略合作,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转化。(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夺得杭州亚运会拳击男子80公斤级金牌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王孝海表示,此次首制船命名交船,恒力重工在短时间内在造船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今年,恒力重工还将呈现30余艘船先后开工、两万余人共同奋战的生产景象。(完)

“饮食清淡”就是不吃荤菜?你对“清淡”的理解也许有误

“能把300万亿的存量盘活用起来就是很好的。”上述人士称,要看到,金融总量规模确实已经不小,随着经济恢复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进一步培育,存量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有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浙江文旅观察:“出版+文旅”跨界创新,为了啥?

在主旨演讲环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奥胡斯公约遵约委员会前主席Jonas Ebbesson教授与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副主席秦天宝教授先后就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做了主题发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庞无忌)自然资源部21日召开2024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23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研判2024年防灾形势,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